新闻资讯

新闻资讯

聚焦绿色低碳,全球建材贸易迎来“绿色升级”新浪潮


发布时间:

2025-06-15 09:00:26

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双重驱动下,建材国际贸易正经历一场深刻的“绿色革命”。近两个月来,从政策法规到市场需求,再到供应链重塑,“绿色低碳”已成为驱动行业发展的核心关键词,深刻影响着全球建材产品的研发、生产、流通与贸易格局。政策法规:构筑绿色贸易新门槛欧盟作为全球绿色转型的先行者,其“碳边境调节机制”(CBAM)已进入实质性运行阶段。近期,欧盟委员会发布了针对建材行业(如水泥、钢铁、铝

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双重驱动下,建材国际贸易正经历一场深刻的“绿色革命”。近两个月来,从政策法规到市场需求,再到供应链重塑,“绿色低碳”已成为驱动行业发展的核心关键词,深刻影响着全球建材产品的研发、生产、流通与贸易格局。

政策法规:构筑绿色贸易新门槛

欧盟作为全球绿色转型的先行者,其“碳边境调节机制”(CBAM)已进入实质性运行阶段。近期,欧盟委员会发布了针对建材行业(如水泥、钢铁、铝制品等上游原材料)的具体核算细则与报告要求,对进口产品的隐含碳排放提出了更清晰、更严格的披露与核算标准。虽然目前直接针对终端建材成品(如门窗、卫浴)的全方面征收尚未开始,但压力已通过供应链层层传导。出口企业,特别是高能耗材料(如铝材、钢材)的加工制造商,正积极进行碳足迹盘查,寻求低碳原材料替代和技术升级,以应对即将到来的成本增加和合规挑战。

与此同时,北美和亚太部分发达经济体也加快了绿色建筑标准的更新步伐。例如,美国多个州强化了建筑节能规范,对门窗的隔热性能、建筑整体能耗提出了更高要求;新加坡、澳大利亚等国则提高了新建建筑中可持续建材的强制使用比例。这些政策直接刺激了市场对高性能节能门窗、环保型木制品、低碳认证钢材等产品的进口需求。

市场需求:绿色建材成采购“硬通货”

终端市场的绿色意识显著提升。国际大型房地产开发商、工程总包商(EPC)以及连锁商业品牌,在其全球采购招标中,将产品的环保认证(如LEED、BREEAM、FSC木材认证)、能效等级(如门窗的U值、SHGC值)、可回收材料含量以及全生命周期碳足迹报告,列为重要的甚至是强制性的评分项。采购方不再仅仅关注价格和基础质量,“绿色属性”已成为产品竞争力的关键组成部分。

据中国海关总署4月数据显示,今年前四个月,我国出口的具有显著节能、环保特性的建材产品(如高性能节能门窗、环保型人造板、低VOC涂料配套的木制品、再生金属制品等)增速明显高于传统建材大类。国际买家,尤其是来自欧洲、北美及中东市场的买家,询盘中明确要求提供环保认证和碳数据的比例大幅上升。

供应链响应:技术升级与模式创新

面对这一趋势,建材生产企业正加速技术革新:

1.材料端: 增加再生铝、再生钢材的使用比例;研发更低能耗的玻璃深加工技术;推广使用速生林认证木及环保胶粘剂;探索生物基材料在卫浴、饰面板等领域的应用。

2.产品端: 优化门窗型材结构设计,提升隔热隔音性能;开发更耐腐蚀、长寿命的不锈钢五金件,减少更换频率;淋浴房企业注重推广可回收玻璃和节水设计。

3.生产端: 加大投入进行生产工艺的绿色化改造,如提升能源利用效率(使用绿电)、减少废弃物排放、应用数字化技术优化生产流程降低能耗。

4.服务端: 贸易商和制造商正积极构建产品碳足迹核算能力,为客户提供符合国际标准的ESG报告,并探索提供从设计咨询到绿色产品供应的一揽子解决方案。

挑战与机遇并存

尽管绿色浪潮带来了巨大的市场机遇,挑战同样显著:

1.成本压力: 绿色材料、技术升级和碳核算认证均会增加企业成本,短期内可能削弱价格竞争力。

2.标准复杂性: 不同市场、不同客户对绿色标准的要求各异,企业需投入资源理解和适应。

3.技术壁垒: 核心低碳技术的研发和应用需要持续的资金和人才投入。

展望未来

全球建材贸易的“绿色升级”是不可逆转的趋势。这不仅是应对法规的被动选择,更是把握未来市场主动权的战略布局。能够率先在绿色技术、产品认证、碳管理能力上取得突破,并有效控制成本、建立差异化优势的中国建材出口企业,将在新一轮国际竞争中赢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。绿色,正从一种附加价值,转变为国际贸易的“新通行证”。



禹治国际贸易(南通)有限公司

联系我们

+86-513-88888888

info@yuzhitrading.com

www.yuzhitrading.com

江苏省南通市崇川区唐闸镇街道濠西路266号百安谊家大厦B座

Copyright © 2025 禹治国际贸易(南通)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苏ICP备2025181070号

技术支持:苏易网络
首页
产品
新闻
联系